当前位置:
以“点对点”服务推进劳务输出解“返岗难”困境助力就业扶贫——汉中市推进疫情期间苏陕劳务协作的探索和实践
以“点对点”服务推进劳务输出解“返岗难”困境助力就业扶贫——汉中市推进疫情期间苏陕劳务协作的探索和实践
2020-06-30 09:37
来源: 农民工工作科 访问量:
打印

        汉中市是苏陕协作劳务输出大市,每年有组织输送江苏贫困劳动力1100人左右,占全省的近1/3。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贫困劳动力滞留家中无法外出。对此,汉中市人社局主动作为,采取点对点精准对接、一站式直送到岗的方式帮助贫困劳动力赴江苏复工,推动苏陕劳务协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困境:劳务输出遭遇断头路

1月下旬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苏陕协作劳务输出工作造成较大影响,大量贫困劳动力无法按期返岗。随着疫情阻击战的深入推进,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的愿望也逐渐强烈。但受疫情影响,汉中本地不少乡村实行封闭管理,贫困劳动力出不去;江苏企业虽急于复工复产,但交通不便,外面的人进不来,即使人来了,也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隔离,无法迅速上岗。如何打破劳务输出渠道阻断瓶颈,成为做好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苏陕劳务协作工作的关键。

破题:点对点精准对接 一站式直送到岗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初步成效,汉中市积极转化劳动力资源优势,把苏陕协作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作为当前稳就业、保民生和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通过铁、陆、空立体化方式,组镇、县、市三级接力闭环式点对点有组织输送1932名贫困劳动力有序到江苏复工和就业

聚焦返岗难,健全政策高位推进。汉中市围绕返岗复工工作,制定实施加强点对点劳务输出6条措施、促进贫困劳动力尽快返岗就业十条措施,市本级带头组织专机、专车送贫困劳动力到岗,每日通报进度。市县成立稳就业工作专班,将苏陕劳务协作作为重要内容定期研究,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亲自部署。迅速掀起全市返岗复工高潮。

围绕点对点,着力畅通输送渠道。坚持从用工方和劳动力两端发力,推动用工与就业需求无缝精准对接。一方面按照分批有序错峰的原则,与输入地人数较多的南通等地人社部门对接,共同分享就业大数据,互通企业复工复产信息和农民工返乡就业动态。同时主动协调江苏南通市工作组来我市驻点组织人员返岗就业。另一方面组织市县人社和脱贫攻坚四支队伍逐户开展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劳动力就业意愿,对未返岗贫困劳动力进行统计梳理,落实干部实行一对一帮扶,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将企业复工复产信息送达至每一名贫困劳动力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活动,与江苏南通联合开展就业扶贫远程视频招聘会,引导人力资源机构大力开展线上招聘,累计组织开展各类线上招聘会63场次,参与企业1937个。

突出一站式,打造放心劳务品牌。针对疫情期间交通不便的难题,汉中市制定输送方案,采取铁、陆、空立体化方式,组织镇、县、市三级接力护送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复产。出发前,政府协调组织车辆开到镇村一线,让贫困劳动力出家门直接上车门,然后分批输送到机场、车站,配发口罩等防疫物资,直达江苏;到江苏后,由江苏人社部门包租车辆到机场、车站迎接,举办欢迎仪式,直接送到用工企业,实现出车门直接进厂门。目前,全市累计包乘专机4架、专列15列、专车668辆,有序输送3.5万农民工、4974名贫困劳动力返岗,其中送往江苏贫困劳动力1932,同时将52名客商回汉中。一系列举措打通了贫困劳动力出家门的最前一公里和入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实现零成本”“一站式直达企业就业。一站式输送活动受到广大贫困劳动力及社会的一致好评,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人民日报、学习强国、陕西新闻联播、陕西日报等中省媒体广泛关注和持续报道。

破解复工难健康互认机制用人企业吃下定心丸为确保务工人员沿途出行健康安全,深入对接输入地企业复工复产时间、务工人员信息、疫情防控等动态,通过电话逐人核实,按照标准为外出务工人员出具个人观察健康证明和劳务输出介绍信,与务工所在地政府建立健康状况和异地隔离互认机制,保障外出务工一路畅通做到人员健康闭环式管控。

在汉中市的积极推进下,疫情期间,汉中市就业扶贫工作逆势上扬,截至5月底,新增苏陕劳务协作赴江苏就业1172人,新增苏陕协作省内就业896人,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