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佛坪县坚持“预防为先、多元调解”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劳资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全力促进劳动争议纠纷家门口化解,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建立“一厅”式维权平台,实现劳动纠纷“一站调”。建立“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一站式维权中心,构建仲裁、监察“一窗受理、分类办案、一站送达”工作机制。同时在信访大厅设立“联调工作室”,实行重点行业部门“一厅室”办公协调联动机制,打造“一窗受理、多元化解、一厅办结”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组建速裁团队,开辟“重大集体争议联合调处”“农民工工资争议”绿色通道,按照“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四快”工作方式,依法及时调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2件,涉案金额61.4万元。
充分发挥行业监管作用,实现劳动维权“当面调”。加快推进企业和行业协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引导建立劳动争议内部申诉和协商回应制度,发挥企业、行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熟悉内部运营规则和劳资诉求情况优势,及时与企业沟通协调,引导当事人优先通过调解方式解决劳动争议,达成调解协议。2024年以来,共引导签订欠薪和解协议7份,有效实现企业发展与劳动者权益保护互促共进。
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实现劳动维权“综合调”。积极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依托基层人社服务站点,整合建立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实行首问负责制,方便辖区群众就近就地劳动维权。创新调解方式,依托全国治理欠薪平台和“安薪在汉”小程序,通过线上调解、线下约谈的方式,结合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将调解触角延伸到基层,以点带面、主动靠前,将争议最大限度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2024年以来,共调处欠薪投诉73件,为189人追讨工资118.32万元。
提升仲裁员综合素质,实现劳动维权“专业调”。组建青年仲裁员志愿服务队,结合“人社工作进企业”活动,开展“阳光仲裁企业行”活动,定期到社区、企业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在普法的同时提升仲裁员综合素质。同时加大执法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机关”活动,通过组织学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参加行政执法培训、参加行政执法考试等,不断壮大行政执法队伍。目前人社系统拥有执法证干部22人,其中从事劳动监察执法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