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县劳动监察、劳动仲裁、检察院三方联动合力调处一起涉及某企业拖欠十名劳动者工资共计约6万元的劳资纠纷案。在三方的共同努力调解下当事人双方互谅互让、友好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成功将一起走向诉讼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调处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调解中心及时制作调解法律文书向双方即刻送达,此举即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又保障了双方权益不受损。事后,劳动者和企业对三方合力调处的公信力、威信力、公平度、满意度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征程中,根治欠薪问题是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课题。劳动监察、劳动仲裁与检察院三方力量深度融合,以“枫桥经验”为指引,构建起“预防—调解—监督”全链条治理体系,为根治欠薪难题提供了创新模式。
一、织密预防网络,筑牢欠薪“防火墙”
“枫桥经验”的精髓在于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劳动监察部门充分发挥“前哨”作用联合检察院、劳动仲裁机构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建筑、餐饮等欠薪高发行业,开展“法治体检”专项行动,对存在欠薪隐患的企业实施分级管理,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联动检察院启动法律风险提示,劳动仲裁机构预估评判后提供调解方案,最终企业通过多方融资渠道补发工资,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多元调解赋能,打造柔性解纷“快车道”
三方合力构建“一站式”调解平台,整合劳动监察的执法优势、劳动仲裁的专业优势和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优势,在农民工集中的建筑工地设立“护薪监督”公示牌,公布三方各机构职能、“投诉热线”、“绿色通道”启动程序等信息实现欠薪纠纷“早知情、早预判、早介入、早处理”。
创新“检察+仲裁+监察”联合调解模式,针对复杂疑难案件,三方共同研判案情,制定调解方案。劳动监察部门固定欠薪证据,劳动仲裁提供法律依据,检察院全程监督,通过“背对背调解+面对面协商”,最终促使企业及早兑付拖欠工资,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三、法律监督护航,织就权益保障“防护网”
检察院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对调解成功的案件进行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恶意欠薪涉嫌犯罪的案件,三方建立快速移送机制。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取证,劳动监察部门固定证据,劳动仲裁提供专业认定,形成打击恶意欠薪的强大合力。
劳动监察、劳动仲裁与检察院协同发力,将“枫桥经验”深度融入根治欠薪工作,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的转变。未来,三方将继续深化协作,让“枫桥经验”在护薪实践中持续焕发生机,为劳动者撑起坚实的“法治保护伞”,书写和谐劳动关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