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担心受伤了没保障,现在干活时工伤保险都办好了,心里踏实多了。”在略阳县某建筑工地工作的李师傅感慨道。这得益于略阳县创新推行的保障机制。
为切实保障在建工程农民工权益,略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县检察院、县住建局、县水利局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线索互移、案件会商、调查协作”的“1315”跨部门协作机制。该机制进一步强化了施工单位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的法定责任,从源头杜绝“未参保先开工”问题。
“机制运行之后,我们实现了‘1天反馈、3天移送、1月认定、5天会商’的高效协同。”县人社局工伤保险科负责人介绍。各行业主管部门需在1个工作日内,将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反馈给人社部门,精准识别未参保项目;发现未参保线索后,在3个工作日内移送处理;对于重大疑难问题,需在1个月内完成认定;针对复杂问题,要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会商。
通过查阅项目审批文件、施工合同、参保缴费凭证等资料,并实地核查农民工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表,略阳县精准锁定问题。针对排查结果,采取“一项目一台账、一问题一方案”整改模式,责令未参保项目限期参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43个在建工程项目排查,其中住建领域8个在建项目及1个新开工项目、水利系统4个项目、交通领域18个在建项目均实现100%参保,直接惠及536名项目务工农民工。
“我们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聚焦‘服务优化、宣传扩面、执法协同’三方面,持续织密农民工工伤保障网。”县人社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1315”协作机制,推动政策落实更精准、服务保障更便捷,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